财经观察:应对疫情影响 美联储“零利率”...
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5日宣布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1个百分点到0%至0.25%之间,并启动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,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美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美联储为什么要连续降息?降息能否稳定市场?降息的终点在哪里?
眼下,疫情正在美国持续扩散。美国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美东时间15日23时(北京时间16日11时),美国确诊病例累计已达3774例,死亡69例。
疫情无疑给市场造成严重冲击。上周,美股三大股指经历“大滑坡”,分别在9日和12日两次触发熔断机制,导致大盘暂停交易。
联邦基金利率调整是美联储减少美国失业率、稳定通胀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。理论上,降息可产生减少信贷成本、增加消费和创造工作岗位等效果。不过,降息效果显现存在一定周期,在实体经济上的作用不会立竿见影,而资本市场对降息反应迅速。从以往经验判断,降息有助于提高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预期,利好股市。
然而,美联储两次紧急降息,市场并不“买账”。3日,美联储紧急降息50个基点,美股未因此止跌企稳。15日美联储宣布紧急降息后,美股期货市场反而大幅下挫。
有分析人士指出,在外部不确定性巨大的情况下,降息非但可能不足以平衡市场受到的冲击,甚至反而加剧市场恐慌情绪。另外,美联储在3月货币政策会议召开前夕提前宣布降息,可能会被市场解读为疫情不容乐观。
21世纪前10年,美联储在互联网泡沫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中均大幅降息。为应对互联网泡沫危机,美联储从2001年1月起连续降息13次,将联邦基准利率从6.5%降至1.0%。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,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从5.25%降到0至0.25%的超低水平。
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前,美联储利率水平在1.5%至1.75%区间,远低于上述两次危机前的水平,降息空间较小。美联储此次降息同时还重启量化宽松,试图为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。
联邦基金利率还会再降吗?此前,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,美国应像日本、欧元区等经济体那样实施负利率政策。不过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,利率越接近零,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能力就越有限。
国际市场方面,美联储利率调整具有全球性影响,美联储降息是否将引发全球其他各国央行“集体降息”已成为市场密切关注的话题。
新西兰是最先跟随美联储降息决定大规模调整利率的国家。新西兰央行16日宣布,由于经济预期“严重恶化”,将基准利率降低75个基点至0.25%,并将持续至少一年时间。
不过,在全球经济疲软、通胀率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,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先前已纷纷采取降息和量化宽松政策,全球利率进入下行轨道并长期处于低位。在这种情况下,各国央行与美联储面临的问题类似,即降息空间不大,原本能应对紧急情况的政策工具已经捉襟见肘。